目前分類:攝影札記-攝影兩三事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放在假日登山隊論壇,寫這麼多順便貼在這裡。

本以為只是單純的草嶺拍芒花活動,沒想到小鄧弄出個XXX攝影天團,哇,有好大的壓力,但看到大家也想參與,也想到當天可能也沒太多時間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解說,所以先訴諸文字告訴大家,文字都是記憶中的經驗,若其中有錯歡迎糾正,小弟虛心受教,有若干問題也歡迎提出,我盡量的解答。另外風景我拍的真的很遜,作品裡面幾乎沒有風景作品,拍出來的風景絕大部分是網誌用的影像,有關風景我也需要與大家一起學習。

登山拍照真的蠻困難的,有不同的光線變化這個最麻煩,還要克服心跳帶來的震動,拍出一個好作品真的有點難度,且先從當天草嶺拍芒花可能需要面對的狀況

若是太陽高掛
單眼相機
◆先把iso(有點類似感光度,數值越大感光越強,但相對雜訊也越多,但現在相機都做的不錯也就還好了,ISO 1600以下通常都可接受)調整成100。

◆若想拍整個景色,一般稱之為廣角(通常有廣角、標準、望遠三種鏡頭),把焦段調整到20mm以下,若沒有20mm就把觀景窗放大最大。
a.若想拍芒花搖曳影象,快門也許可以到1/30,但不管快門多少都要在安全快門之內(安全快門通常是焦段分之一,例如20mm就1/20。
b.若想拍芒花靜止影像,快門或許需要到1/125。

◆若只想拍芒花群,焦段需要到標準範圍大約35mm-70mm,至於芒花搖曳快門要在1/35(安全快門之內),芒花靜止快門要在1/125。

◆至於光圈通常每個鏡頭在光圈X就有很好的成像了,基本上在8以上就已經不錯了,若需要光圈2X通常快門不到安全快門就需要腳架了。

◆至於EV(每個相機因應光線,光圈快門都有固定組合,但若太亮太暗就需要EV輔助)調整,因為天氣好EV不需要怎麼變動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耳其攝影師Rengim Mutevellioglu擁有女性所有美好纖細的秉性,她把這些微小又敏感的意念通過鏡頭精到地展現出來。她攝影作品中的少女們個個純潔美好,含苞待放。這些照片、以及這些照片中的人事都擁有了土耳其這個國度的愜意與浪漫。

靜靜的看著這些影像,看到了屬於女性的純真色彩,似乎有如生命般的在眼前,讓人不禁的仔細端詳這女孩,推薦給大家。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先前推薦Naoki Hayashi這個日本攝影師給大家,有欣賞到的網友迴響頗多希望多介紹他的作品,阿我就說不是有Naoki Hayashi的作品連結嗎?竟然跟我說"懶" = =。

Fine,那就再來看看Naoki Hayashi的作品Sanctuary of dryness。

炎熱的夏天拍照,除了超級高的溫度之外,就是光線非常強烈並不是很好拍,但是Naoki Hayashi的NSanctuary of dryness卻沒有這樣的問題,藍天出奇的藍,且白衣服的細節依舊存在,讓人很期待夏天的到來,很喜歡這次作品也推薦給大家。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J.Borodina的作品以黑白色調為主,他喜歡用一種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女人,捕捉女人瞬感之美……
靜靜的感受這些影像,彷彿那些女人就在你面前,用種無法形容的言語看著你......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網路上不經意的看到這位攝影師的作品,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卻一直不知道他是誰,直到某天突然發現了他,訝異的是他是一位日本攝影師。
對於日本時尚攝影師naoki hayashi的名字,大家應該都比較陌生,但是我們翻看他的作品,就會覺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雖然在畫面中更多的是歐美的元素,但是我們仍然能從中看出日本式樣的精細,推薦給大家的是其中一個作品The 3 primary colors。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裡是我的個人經驗,下面這些文字說明瞭在拍攝自然人像方面我是怎樣做的,你不必用同樣的方法來拍攝,你可能有一些適合你自己的更好的技巧,如果是這樣,請在文章後面的留言中告訴我,我只是想把自己在拍攝中使用的方法整理一下以便於更清晰,並不是說只有這些方法可以拍攝到自然放鬆的人像照片。你可以接受它,也可以反對它。

我認為人們在拍攝中都想得到一張看上去放鬆的肖像,照片中的人像應該是自然的,真誠的,非刻意的感覺,我們都喜歡這樣的照片。那麼你在拍攝中就應該有所選擇,只拍攝那些主體真實展示的瞬間。在同一個拍攝時間裏,這是完全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我發現在有些拍攝中,如果沒有給予對象一些正面的,足夠的指導將很難使主體對象看上去感覺放鬆並且自然。他們最終扮演了一個尷尬且看上去很不自信的姿勢,實際上當時如果注重一些溝通的技巧,將會使拍攝變得更好。



拍攝一些看上去放鬆自然的人像在形態和結構上並不複雜。但是你需要有一些技巧,這裡是我自己使用的一些技巧,跟著我一步一步做就行了。


1.去認識你的拍攝對象。

甚至只是一次簡短的談話,幾秒鐘的交流就能讓你與拍攝對象拉近距離。對我來說這是所有拍攝項目的開始,當我使用電子郵件與客戶來回地交流在即將拍攝中的想法時,我總是讓自己盡可能地去努力嘗試,因此客戶從一開始就會對我有一個不錯的印象。我的攝影風格也是我自己個性的延伸,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拍攝對象要對我感覺是舒服的,這樣有助於他們感覺到安全感並且在拍攝中表現出他們真實的一面。而且坦誠也讓我可以更好地認識他們,一旦我們開始拍攝,我通常都會對他們有一個確切的認識和感覺,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而且我能幫助他們表現出他們最好的一面。


2.在剛開始時試拍幾張照片,以打破僵局

我總是對拍攝的頭十張照片不報希望,剛開始拍攝時我可能有點緊張,我的模特也可能會有點緊張,這些都不利於拍攝到好照片。但這些是否意味著你在拍攝前需要等待一些時間去讓這種緊張的心情平靜下來呢?絕對不是。要立即進入拍攝場地,立即進行拍攝,拍攝中的狀態可能會在幾分種內就會改變。這就象直接跳入水中。當你一點一點地用更長的時間走入水中時,你會發覺那比直接跳入水中令人更難忍受,直接跳入水中會讓你的身體肌能在瞬間得以調整以適應水溫。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喬·麥克納利這位美國最頂尖的商業攝影師,他的一言一行對於同行來說不僅堪稱經典,他的言傳身教更不知影響了多少職業攝影師的成長,今天,我們將他精闢的語錄,讓人醍醐灌頂的經典人像名作引入本文,通過喬·麥克納利口述這些作品的拍攝趣聞以及經驗教訓——希望網友們在欣賞這位攝影大師傑作的同時,還能學到他那些真金白銀的人像攝影絕技。



1:先接近被攝者
接近被攝者,是著名《生活》雜誌攝影師Alfred Eisenstaedt(阿爾弗雷德·埃森施塔特)的一個既聰明又簡單的策略。他不會立即拍攝,而是上前請求被攝者允許他接近,並對自己的裝扮進行無微不至的調整,拉直並不需要拉直的衣領,掃去一兩根相機根本拍不出來的頭髮。他並不去做任何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如此打點一番後被攝者的外表不會有任何變化。但是……他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接觸被攝者。他消除了被攝者的戒備,他與他們更加親密,這是信任的開始。他與被攝者開始了一種無言的對話。被攝者會覺得,“哦,明白了,他想讓我看起來更好,試試吧。 ”然後被攝者開始變得喜歡被他拍照,也許不會像Sophia Loren(索非亞·羅蘭)那樣喜歡,但一定會大有起色。最後,他將拍到一幅成功的作品,而不是毫無生氣的肖像。



如何拍攝這類照片:
對於一定年齡段的女性,特別是像Sophia Loren(索非亞·羅蘭)這樣標誌又經典的美女,布光時一定要力求柔和。把光線想像成一條柔軟的毯子,輕輕地包裹她的面頰,點亮她的雙眸,消除陰影和線條。因為屋頂比較低(我們在一座酒店的會議室裏拍攝)反復調整布光的結果是光源幾乎連成了一體。相機左邊有一個柔光箱在她面部以上,另一個稍小號的在面部以下,但這兩盞燈擠得如此之近,效果其實等同於一個超大號的柔光傘包圍她的面部,讓她在這種光線中得以光鮮靚麗,並讓她的秀髮更富於層次和深度。有時,我還會帶上一塊12英尺的絲布(或者床單)來罩住整個燈架。這樣燈光就好像穿上了一件大號白罩衫,散發出無比柔軟的光線。因為是兩個不同的光源,我仍然可以對它們的方向和亮度進行微調。這裡我就要談到一個重點。要充分滿足外拍的需要,最理想的配置是為每一盞閃燈配備獨立的電源箱,儘管價格高昂,且攜帶不便,但肯定物有所值。獨立電箱供電不僅為閃燈分別調節閃光輸出量帶來便利,也避免了單一電箱帶多燈頭閃光瞬間電壓過大容易造成斷電的尷尬,同時多個電箱還為整個閃光系統出現壞件提供必要備份。我現在有 14個電源箱和 17盞燈。


2:尋找與眾不同的機位
有一個大家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一切已經司空見慣,一切都已經拍過。那怎樣才能得到一張與眾不同的照片——特別是想要拍攝一個換燈泡的主題時?不妨試著爬上帝國大廈拍。就像拿破侖當年入侵俄國的時候想的一樣,您肯定會覺得這能有什麼難呢?其實困難很多。雨、雪、冰都是敵人。那座高樓我爬了四次。最後一次,最後一天裏,我才拍到這張照片。



當時我拍了不止一張,在燈泡亮度和天空配合得恰到好處時,我拼命的謀殺膠片,10分鐘之內我單手持機移步換景拍完了14卷,並且一切只託付給一根保險繩。回想起來,我真希望當時我有臺數位相機和8GB的存儲卡,在那麼高的地方我換了 14個膠捲,倘若失手掉下去砸到人,恐怕我現在就要坐監獄了。而在這之前我足足等了六個月,失敗了三次,霧裏把腦袋伸出窗戶往外爬時還在頭上留下了兩英寸的疤,因為四次掐斷微波信號還得罪了紐約若干電視臺(否則我非得被微波烤熟了),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稿期也不得不一拖再拖,然而這幅照片最後以一整個跨頁發表。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的機位與眾不同。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活動名稱: 攝影人"心"的饗宴-人像攝影創意與技巧研討會

楔子: 算算拿起相機拍照也有一段時日了,從以前到現在陸陸續續的看到大家的作品,很可惜的是,有許多朋友拍了幾年就不見人影了。去掉非人為抗拒因素(例如:結了婚老婆反對拍媚妹等),就我所知有些可能是因為自己拍的沒什麼進步,或者不知道作品如何突破而暫時放下了攝影,我總覺得這是很可惜的事情。

純印在這次研討會請到了Alex,Alex長期執著在人像拍攝領域的創新,每次的作品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給了攝影人許多啟發,且希望透過研討會的內容,相信會給大家豐富的"心"的饗宴,期待大家在作品上有更多的突破。

活動描述: 人像攝影這幾年來拜科技之賜,從傳統的進入數位世界有截然不同的發展與創新,也因為進入攝影的門檻低了,影像的呈現也就相對的妥協了許多。10年前按下快門後需要幾天才知道如何修正,現在只要幾秒鐘即可修改所犯的錯誤,因而近幾年的人像攝影比起30年前可說是創意與風格風起雲湧。因為如此,人像攝影的創意發展與技巧出現了許多的路線,不管專注的事哪一個方向可以參考與吸收更多的創意與技法,作為自我發展的基礎。

本次將會以ALEX這10年來參與台灣網路攝影文化的觀察與發站作分享,其中包括了:
1. ALEX的人像攝影觀念與原則
2. 主題攝影的發想、執行與結論
3. 人像攝影的基礎構圖美學-點、線、面
4. 環境與人物的融合-選景與主題
5. 模特兒的引導技巧與思考
6. ALEX的攝影風格發展背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結到此
攝影人"心"的饗宴-人像攝影創意與技巧研討會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朋友總是問我ㄧ些有關構圖的問題,尤其是人與景的搭配,趁著有空閑把以前的作品整理一下挑選出幾張人與景的構圖。

人與景的搭配通常是攝影上的樂趣,也是比較困難的地方,攝影創作通常都會選擇適合的景點,讓MD與景點有互動關係,呈現攝影創作的內容,即使是主題攝影重點在MD,也可挑選適合的景點呈現主題攝影的效果。

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取景,那是最快樂新鮮的事情,因為處處是景,端賴自己所謂的攝影師視野(攝影眼)來做構圖取景。第一次總會有補抓景點的收穫,因為處處是景點。第二次再去為了避免與第一次景點相同,所以會找不同的景點。第三次再去便需要留意小景點,避免與第一次、第二次景點相同。應該很難連續再去第四次,除非有不同的主題拍攝。下次再去應該是一段時間的沉寂後,讓自己慢慢遺忘那個景點,在對那個地方重新詮釋。

通常可以尋找下面的角度來做詮釋:

1.點
讓焦點在適當的構圖區域,可形成影像焦點。




2.線




3.幾何空間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旅遊攝影相信是許多攝影師最喜歡的事情,國家地理簡簡單單的道出這10個小技巧,相信更能讓攝影師在旅遊攝影上駕輕就熟。

1.尋找特別的角度——在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攝影師採用了更低的視角,使得黃色遮光傘猶如太陽般映襯在藍色的大海上。(攝影師:Jodi Cobb)


2.利用場景中的幾何線條進行構圖——在這張La Morra城的照片中,天空的雲際與丘壑上的葡萄藤架構成縱線,自然而然地將讀者的目光指引向遠方的小鎮(攝影師:William Albert Allard)


3.參照物——攝影師巧妙地通過一個過路人的側影襯托出阿富汗清真寺中古蘭經石柱的龐大與彩色,當你在拍攝一個宏偉的建築時,用人的渺小來進行襯托往往會獲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攝影師:Thomas J. Abercrombie)


4.特寫+暗背景——在拍攝白金漢宮的衛兵時,攝影師用長焦鏡頭進行特寫,並選取了較暗的背景,以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攝影師:Jodi Cobb)


5.利用天然“相框”——利用門廊的輪廓突出噴泉主體,攝影師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氣氛,不過,在這樣的場景拍攝時要注意測光,暗部區域會導致照片過爆,記得減少曝光(攝影師:Sisse Brimberg)


6.等待時機——暴雨過後,攝影師就一直在等待彩虹的到來,最後他撲捉到了這個美麗的瞬間(Raymond Gehman)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引言:孩子的好奇是攝影最純真的本源,而日本女攝影師Rinko Kawauc用她獨特的baby eyes,向我們展示著不一樣的影像世界...

6*6,方形的構圖,泛著藍光沁著白, 飄散著日常生活瑣碎的氣味,但又藏著一種神經質般的敏感——川內倫子,一名來自日本的女攝影師,給我的第一感覺。

凝視她的作品:昆蟲的軀骸,鳥巢中待哺的雛雀、天空、水果、街道——為我們所熟識卻同時被忽視的場景,在6×6畫幅中以一種自然而溫和的方式展現。

川內倫子慣常使用一台Rollei雙反,在拍攝時大量運用閃光燈,削減了自然的光影效果,使得畫面更多傾向平板、刺目,形成了Rinko Kawauch獨有的影像風格。

我相信每一幅作品都表現著攝影家的心情。Rinko Kawauch將女性的敏銳觸感凝入膠片,用最溫和的方式把生活中她所看到的一切東西,鎖鏈、水果、天空一一記錄下來,雜糅著拍攝時的寧靜,溫暖的感覺油然而生。

生 活中所有的微小都被她用影像的手段放大。而Rinko Kawauch又仿佛總是充斥著敏感的矛盾,NO WAR中僅有的一隻小白狗,路人足邊隱隱的血跡,廚案上的刀俎——每個細節都讓人想入非非,仿佛看到了溫暖中隱藏的悲情,平和中蘊藏的不安,蒼白寒冷得要 刺痛觀看者的內心。

高度的神經質以及落寞,這是另一個Rinko Kawauch。

“我喜歡聆聽周圍細小的聲音,那些輕細的低語對我來說如若生命的救贖,自然而然地將我的目光引向那些細微的事物。在澀谷散步時,我會情不自禁地奔向一小束路邊的野花,也許別人會感到奇怪,但是我自己卻很中意這種安靜的關注。”

“人們常常說,我有一雙孩子的眼睛,比如,我會長時間觀察螞蟻如何搬運砂糖,要不就是在躲雨的時候偷窺蝸牛的世界。從某個角度來說,我的確還保有孩童時的好奇與敏感。”

Rinko Kawauch,川內倫子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okyo -Eight是我們關注很久的一個日本攝影小團體,顧名思義,這是由6名在東京生活的攝影師組成的Team,他們經常會拍攝東京以及東京周邊一些充滿生活 色調的簡單視覺場景,也辦過自己的獨立攝影展,另外非常有趣的是,這幾名攝影師都對6×6畫幅拍攝有不小的執著。

其中拍攝風格最柔美的的『Ta』使用一台哈蘇500C+一台Leica MP,『Nihito』清一色的Rolleiflex,包括SL66和3.5F,另外還有三名女攝影師,分別是用Makina 67的『Plywood』、習慣Canon單反的『sayaka]』以及喜歡嘗試各種拍攝器材和方式的nana——她有一台HASSELBLAD 503CW,一台Leica M4-P,一台Polaroid SX-70再加上一台Nikon D2X。

Tokyo-Eight的6×6作品其實和川內倫子( Rinko Kawauchi)的很接近,不過,川內倫子經常會使用閃光燈來營造虛幻的光影效果,通過略微過曝的畫面獲得獨特的空氣質感,『Ta』和『Nihito』的拍攝風格則自然得多,也因此能夠讓人凝視很久。http://www.leica.org.cn

下面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些Tokyo Eight的6×6作品,喜歡6×6畫幅的同學不妨收藏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被6X6的攝影世界所吸引,或許缺少了長多點與寬多點的張力,但由於長與寬的合諧,讓人感覺非常的舒服自在,或許哪天可嘗試之。

4:3和3:2畫幅漸漸讓人們厭倦的時候,正方形構圖開始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你既可以如Peter Marlow那樣買一台Mamiya或者Rollei 2.8F,也可以試著重新裁剪你的老片,看看有沒有可以在正方形構圖上煥發新生的舊作,下面是一些正方形構圖的小Tips,也許可以在你的拍攝或裁剪過程中提供一些幫助。

1.對稱的畫面
正方形構圖最為適合拍攝對稱的場景,特別是拍攝主體在畫面的中心的時候,正方形構圖顯得簡潔而平衡,相比之下,3:2或其他矩形畫幅拍攝相同的場景會顯得過於呆板。

2.黃金分割和三分法則
在非對稱場景下,我們常見的黃金分割以及三分法則同樣適用於正方形構圖,不過,你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到橫縱兩個方向的構圖比例

3.使用畫面中的框架
當你裁剪照片時,很多在3:2畫幅下非主體的對稱框架其實可以非常簡單地轉換為正方形構圖,尤其在這種框架不夠“廣”的情況下,轉化成正方形構圖,往往能夠有效地突出框架中的主體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覺得風景在人像拍攝中似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若把某些風景的畫面融入在人像中,構成一個主題,相信對這主題有很大的輔助。

1.戲劇化的光線:光線在風光攝影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傍晚的太陽往往能為山巒疊霧創造出戲劇化的光影效果,一個登山者的側影則成為整個畫面中的點睛之筆



2.象徵性的細節:時刻尋找有趣的細節畫面將為你的組照補充更多想像空間,例如這張水中的葉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岸邊的樹林



3.抽象的影子:攝影師用樹幹巧妙地遮住遠景的夕陽,樹影筆直的線條構成精彩的抽象圖案,斜射的側光也展現出地面細膩的質感



4.多雲的天空往往容易營造出獨特的氣氛,在平坦遼遠的地面襯托下顯得格外壯觀,仔細看你便能注意到,攝影師採用了中軸線構圖,更突出天空與陸地的對比效果



5.平原與牧場總是過於“平坦”,其實並不是容易拍攝的場景,攝影師在這張照片中利用柵欄作為前景,配合遠景的雲空,巧妙地營造出空間深度感,讓照片變得有趣得多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玩轉PHOTOSHOP
出色的後期往往能夠給你的照片帶來更多新意,尤其是彌補數碼攝影在色域與色彩表現上的先天不足——當然,黑白後期對於膠片來說也頗為重要


2.記錄紋理
如果你的拍攝物件有很深的皺紋,或者其他具有紋理質感的特徵,有可能為你的圖片增色不少


3.嘗試過曝
在淺色背景下,過曝有時會給你帶來頗為特殊的效果——尤其在畫面中存在強烈明暗反差的時候


4.減少曝光
對於黑色佔據絕大多數空間的畫面來說,降曝可以突出明亮的部分,例如臉頰


5.逆光拍攝
發絲會在逆光下有讓你驚喜的效果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任何一個領域,學習和借鑒都是前進的最佳途徑,攝影亦不例外。閱讀出色的照片往往能夠為你帶來新的拍攝思索和靈感,下面這12張黑白攝影作品表現手法和拍攝方式各具特色,推薦收藏學習。

1.Alin Ciortea的現代街頭攝影作品,6×6線性構圖


2.仰視拍攝天空,飛鳥和雲變成黑白的抽象圖案,兩側樓宇的牆壁則在側光下展現出特別質感


3.《Cany Cigarrette》by Sally Mann;黑白攝影能夠大幅突出畫面的故事性,摒棄時間與色彩的干擾


4.注意女孩的眼睛以及左下角陰影完美的過渡效果


5.海面的“氣氛”與影調是黑白攝影中最迷人的一部分


6.抽象化的另一面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這篇發現有些感觸,分享給大家。

人是鏡頭前永遠的主題,我們已經分享過不少拍攝人像的文章,總結性的例如『國家地理10個經典肖像』,『人像攝影中的13個拍攝靈感 』,『給自己拍一張肖像:Top5』,小Tips則不妨重溫一下『肩部』和『用光』的技巧,下面這一篇中,有不少其實已經很經典的idea,只是以另一種運用的方式呈現出來。

1.改變視角
絕大多數人像照片都是在與眼睛平行的高度拍攝,換一個角度往往能完全改變一張照片的表現力,所以很多攝影老手都會告訴你:不妨站在你能達到的最高點。當然,放低機位也會達到同樣的目的。



2.改變模特的眼神
人 物的眼睛往往是畫面中最重要的部分,絕大多數肖像拍攝中模特都注視著鏡頭,自然而然地引起觀看者與被拍攝者的“交流”;這種特殊的“指向性”如果利用得 當,有時會獲得特別的效果,不過,這種“指向”會直接影響到構圖,如果無構圖上的必要則切忌牽強,否則產生被拍攝者與攝影者“貌合神離”的感覺。
眼神成為了構圖的延伸


同一構圖中的眼神交流http://www.leica.org.cn



3.打破構圖常規
打破經典的構圖常規(三分法則)不僅僅需要勇氣,還需要對場景的理解,如果你需要構成一種強勢衝擊力的效果,不妨嘗試將模特放在畫面的邊緣。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首先要說的是,在攝影創作我仍是初學者,只是看到有些人沒拍出攝影創作活動的內容而寫出這樣的文章,絕對是班門弄斧,關公面前耍大刀,希望大家包涵。

弄完了鳥籠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只是擔心鳥籠的作品效果太差寫這個太沒有說服力,後來大概因為有拜拜達到了目標,就開始著手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在往後參與攝影創作活動多少有些幫助,這篇文章除了有自己心得之外,部分也有一些是其他蠻喜歡攝影創作的朋友心得。

與大家一樣,我也是以參加者的身分參與了這次鳥籠拍攝,我得到的活動資訊跟大家一樣,如下:

活動名稱: 鳥籠
活動描述: 自由,表現自由的視覺系。
活動構想: 剛好窗外飛來一些鳥,有著翅膀飛揚著天際真棒,所以如果鳥關在籠子裡就失去原有的自由。
想像一下,如果是人呢被一些事鎖在自己的籠子裡還剩下什麼東西呢,少了生活的意義,借由白色的禮服來拍攝本主題再加入一些造型搭配我想這主題會是一種不錯的挑戰。

基本上會有幾個步驟:
step1 了解活動的內容,開始做構思與想像。
有可能因為活動文字表達無法清楚了解,這方面可以嘗試的對主辦人發問,主辦人會熱心的告知活動內容,但有時候簡短文字的解答讓人感覺敷衍,可再次的嘗試發問,而簡短文字只是一個表達方式並不是敷衍。

step2 拍攝過程中尋找作品元素
大致上有兩種
1.是先前做過思考,所以在攝影過程中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想要的,可嘗試的在活動過程中引導模特兒拍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2.先前都沒準備,只要攝影過程中跟主題有關的就全部給它捕抓下來,也可嘗試的在活動過程中引導模特兒拍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至於呈現方式端賴自己的功力與彼此分享相同活動的作品中得到靈感。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人像拍了一段時間了,記得剛看到這些案例並沒有很深的感觸,偶然再發現到這篇文章感觸卻多些,或許可靜下心仔細品嚐每一張影像,相信會得到更多,分享給大家。

『國家地理』的攝影師們大概是這個星球上最擅長拍攝人像的部族之一,他們總結出來的拍攝技巧已不是構圖和色彩的簡單搭配,而是更深入到拍攝內容,挖掘場景中最值得記錄的閃光之處,下面這10條圖文並茂的人像拍攝案例,非常值得收藏和借鑒

1.隨時隨地注意周圍的環境——在這張年輕母親的照片中,當攝影師發現被拍攝者的祖母的照片時,立刻明白這張老相片將讓他的畫面產生絕然不同的時間感 (攝影師:David L. Arnold)


2.特寫+輪廓——戲子眉毛上黑色的濃妝不僅帶來了衝擊力,同時突出了畫面的視覺中心(攝影師:Paul Chesley)


3.三分法則+明暗反襯——攝影師將老紳士的面龐和牛津大學遠景分別置於三分線上的兩點,周圍的暗處則自然而然地烘托出被拍攝者的臉龐與遠處的建築。這種構圖很適合在旅遊照中使用哦(攝影師:Annie Griffiths Belt)


4.長焦鏡頭—— 利用長焦鏡頭拍攝人像尤其適用於被拍攝者比較“警覺”的情況下,例如這張穆斯林女子的照片就是用長焦鏡頭完成的,她們注意到被拍攝的人,但是因為距離較 遠,攝影師並沒有被要求停止拍攝;如果用標準鏡頭或者廣角近距離拍攝,不等你按下快門,這兩位女子早就絕塵而去了...^_^(攝影師:Robert Caputo)


5.等待時機——攝影師發現了這個光影俱佳的場景,只是等到一個女子起身走向側門時才按下快門,這也是Harry Cartier-Bresson的慣用拍攝手法(攝影師:William Albert Allard)


6.注意酒吧和咖啡館裏熱烈交談的人往往會有不錯的拍攝機會,尤其當被拍攝者全身心投入到與另一個人的私語中的時候(攝影師:Jodi Cobb)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攝影是一門技術,同樣也是經驗的積累。下面是無數攝影師的經驗彙聚而成的12條最經典、實用的攝影技巧Tips,將其熟記於心,將幫助你應對很多難以掌控的拍攝場景。推薦收藏。

1.Sunny 16 Rule (陽光十六法則)
“Sunny 16 Rule”是在沒有測光表時,正確估算日光下曝光數值的方法,所以這條法則只有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將光圈設為F/16,快門與ISO同步,或者 略快。如,ISO設為100時,快門應該設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據這個法則,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用F/22光圈,在多雲時應使用 F/11光圈。

2.Moony 11,8, and 5.6 Rules (月光11,8和5.6法則)
如果你想拍攝月亮,那麼這裏有一條很好的法則。快門與ISO同步的時候,拍攝滿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時候用F/8光圈,新月則使用F/5.6光圈。

3.Camera Shake Rule (相機抖動法則)
當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於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麼拍攝抖動時就越可能降低銳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話,快門就要達到1/60秒以上為宜,只有當環境實在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動。

4.Anatomical Gray Card (灰板法則)
隨身攜帶18%的中灰度板是拍攝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沒有灰度板怎麼辦呢?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對手掌進行測光,然後加一檔曝光。 http://www.leica.org.cn/

5.Depth of Field Rules (景深法則)
當被攝無題比較深的時候,應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1/3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6.Largest Digital Print Rule (數碼沖印尺寸法則)
如果你想把你的作品列印成大尺寸的照片時,照片的尺寸不能大於數碼圖片的長寬圖元各除以200.如果你對作品要求很高,那麼至少得除以250。

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